|
无为寺塔最忠实的守护者——瓦当![]() 今天的故事从一个“糖饼”开始说起...... 我有一个侄子,是一名小学生。有一次考试他考了100分,他想跟我要个礼物,我问他要什么礼物?他回答:“糖饼”,一开始我以为他要的“糖饼”是一种食物,原来是一种玩具,手掌那么大的圆形铁盒,里边装着几个有各种图案的圆形糖饼,玩法就是用玩具针抠出糖饼里边所设计的图案。 我告诉他这样的“糖饼”,我们博物馆里也有收藏。他表示怀疑,博物馆不是收藏文物?怎么还收藏玩具? 给他看过图片后,问他像不像?他说:“很像,那这件文物叫什么?也叫糖饼吗?它是干嘛用的?......”,我笑而不答。 随后,我带他来到无为寺塔,问他知道为什么叫无为寺塔吗?他表示这可难不倒他,他说:“我们研学的时候老师讲过,无为寺塔开始建于宋代,是江西省内为数不多的宋代佛塔之一,距今有900多年的历史呢。它是由安远县人杜鉴联合当时的七大望族一同集资,在无为寺后方修建了一座佛塔。当时人们并未为塔取名,而是沿用了寺名,称之为无为寺塔。1957年就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;2006年又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” 我说:“呦,知道的不少呢,真厉害!”,我接着补充道:无为寺塔是穿壁绕廊楼阁式砖塔,以黄泥拌稻谷壳和少量稻草筋砌结而成。塔高61.3米,塔体呈锥形,外观六面九层,每层设飞檐、平座和栏杆,翘角吊挂驱雀铜铃,塔内楼17层,分明层和暗层,暗层为通道。底层是大回廊,勾栏环绕而上可登塔顶。你看到的类似糖饼的文物是1982年在无为寺塔周边发掘的,它叫瓦当。 “瓦当?这名字真好听,那它用在塔的哪个部位呢?”,我让他找找看。他绕着大回廊仔细地查看起来,然后准备上无为寺塔看看,我提示他:瓦当俗称瓦头,是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,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,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。 他听到后立马跑出无为寺塔,看向屋檐处,“找到了,找到了”他开心的跳了起来。我告诉他,瓦当的形状除了有圆形,半圆形还有大半圆形;瓦当上的图案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各具特色,但不管怎样变化,瓦当上的图文,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。 瓦当,在漫长的岁月里,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,犹如最忠实的守护者,向世人诉说着历史最动人的故事。
|